超高温流量计
米科传感聚焦工业高温介质流量测量领域,针对传统仪表在超高温环境(>400℃)中易失效、精度衰减等痛点,推出LWGB-MIK-HT系列超高温流量计,采用“双层隔热+非接触传感”技术架构,支持-40℃至+560℃宽温域测量,耐压16MPa,兼容蒸汽、导热油、熔盐等腐蚀性介质,已为光伏玻璃、金属冶炼、核电等高温工业场景提供超500套定制化解决方案,单厂最高实现年节能收益超300万元。

一、技术架构与核心突破
- 耐高温传感器设计
- 双层隔热结构:外层采用310S不锈钢+陶瓷纤维复合隔热层,内层嵌入氮化硅陶瓷钝体(耐温1200℃),通过真空腔体技术将传感器表面温度降低至150℃以下,在某光伏玻璃厂熔窑(550℃)中连续运行18个月无变形,寿命较传统仪表提升3倍。
- 非接触式测量:基于卡门涡街效应与微波谐振原理,通过钝体表面声波反射频率计算流速,避免传感器与高温介质直接接触,在某金属冶炼厂高温烟气(530℃)中实现±1.2%精度测量,抗结焦能力提升80%。
- 高温补偿算法
- 动态热膨胀修正:内置12组材料热膨胀系数数据库,实时补偿管道/钝体形变对流场的影响,在某热电厂高温蒸汽管道(450℃)中,将流量测量重复性从±2.5%优化至±0.8%。
- 声速-温度关系模型:通过声速与介质温度的线性拟合,消除高温下声速变化导致的测量误差,在某化工企业熔盐循环系统(420℃)中,将硝酸盐流量计量偏差从±5%压缩至±1.0%。
- 工业物联与边缘计算
- LoRa无线传输:支持4-20mA+LoRa双通道输出,数据穿透3层钢结构厂房,在某水泥厂窑头高温风机(480℃)监测中,实现流量数据每10秒一次云端上传,故障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内。
- 边缘能效分析:内置“流量-温度-压力”三参数优化模型,可实时计算高温介质能量损耗(kW·h/t),在某钢铁厂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中,通过该功能识别出管道保温层破损点,年减少热能损失1.2万吨标煤。
二、行业应用与价值落地
- 新能源材料制造
- 某光伏玻璃企业案例:部署LWGB-MIK-HT-560型流量计监测熔窑导热油流量,结合双通道补偿算法,在520℃高温下实现±0.9%精度测量,支撑熔窑能耗优化,单线年节电210万度。
- 冶金高温工艺
- 某铜冶炼厂案例:采用哈氏合金C276材质流量计测量熔融铜液(1200℃)保护气体流量,通过声波反射技术穿透10cm厚保温层,实现流量实时监控,避免炉内氧化缺陷,年减少铜材报废损失超800万元。
- 核电余热利用
- 某核电站案例:定制耐辐照型流量计监测高温气冷堆氦气循环系统(500℃),通过陶瓷封装与铅屏蔽设计,在年剂量率200mSv环境下稳定运行,支撑核电站热效率提升1.5%。
三、选型策略与服务保障
- 三维选型法
- 介质维度:蒸汽/导热油选涡街式,熔盐/液态金属选微波谐振式。
- 工况维度:强振动工况配阻尼器,强腐蚀环境选陶瓷衬里。
- 管理维度:贸易结算选OIML R137认证仪表,内部考核选带泄漏报警功能的型号。
- 全周期价值服务
- 高温工况诊断:提供免费高温管道热力仿真,输出《流量-温度-压力耦合分析报告》,某化工厂通过该服务优化管道保温层厚度,年减少蒸汽损耗3500吨。
- 金融创新模式:支持“零首付”高温改造,通过节省的能源费用支付设备款,某玻璃厂采用该模式后,1.5年内收回全部投资,持续收益期超8年。
- 长效运维保障:核心部件质保3年,每年提供1次免费高温校准+隔热层检测,24小时故障响应,48小时到场解决。
结论
米科超高温流量计以“非接触传感+动态补偿算法+工业物联”为核心竞争力,重新定义高温介质流量测量标准。建议用户根据介质特性、温度波动性、管理颗粒度,优先选择支持声波反射、无线传输、云端联动的型号,并关注米科“高温工业季”促销活动(如DN80涡街式流量计直降30%)。